來源于:行業瞭望
導言
2020 年的到來不僅標志著新的一年的開始,也意味著新的十年的來臨,業界也已經展現出一些新的趨勢,比如,哪些熱門治療領域將主導制藥行業的增長?哪些新區域將挺進新興市場?快節奏的商業并購是否還會繼續?以及,會出現哪些生產設備的創新?美國大選等大國的政治因素會如何改變制藥行業的格局?
01
熱門治療領域
1. 單抗市場將更加大眾化
在傳統的生物技術領域,我們將繼續看到單抗類藥物的大眾化。三、四年之前,80% 的單抗藥物集中在 10 來個分子上,現在這些藥物僅占據 60% 的份額了,并隨著時間的推移份額繼續減少。
新一代的后起之秀,像腫瘤免疫療法的可瑞達和歐狄沃正在崛起。抗體總數也在顯著增加,導致這一增長的部分原因是,歸功于一次性技術的應用,建立生產設施的成本只是過去的一小部分。
以后會有更多的利基療法推向市場,這些療法能滿足少量的個體化醫療需求,這一變革將驅動個體化醫療細分市場的發展,并使得多種藥物生產設施成為可能。
2. 細胞和基因療法加速發展
細胞和基因療法為開發針對特定患者基于個體特有基因和細胞組成的有效療法提供了很大的希望,但這些一對一療法的治療費用也相應高的難以置信。
隨著更多的細胞和基因療法有望在今年和之后獲批,預計制藥行業這一領域將繼續增長,可擴展性和治療成本也將成為提供細胞及基因療法等特殊療法的焦點,制藥企業將尋求快速擴大規模和降低成本的有效策略,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是,開發具有共同 DNA 特征的療法,不再是一對一定制,而是一對多。
3. 腫瘤等特殊領域驅動并購交易
預計腫瘤學將成為許多交易活動的基礎驅動領域,畢竟,業內超過三分之一的管線資產和臨床試驗都集中在這里。
在 2019 年的諸多交易中,基因療法很是突出,有高管認為,對于新進入這一領域企業的來說,現在采取行動還不算太晚,成為業內領先者,還是繼續作為旁觀者,這都需要企業進行權衡,參與進去,有可能發現一流的技術和最合適的臨床機會。
在數字健康領域,還會有進一步的交易,比如真實世界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字療法等。到目前為止,生物制藥公司主要通過合作將這些能力加入自己的運營中,但在面對大型科技公司進入醫療保健領域的威脅時,擁有內部專長明顯會占據優勢和獲得機會。
4. 抗癌藥將主導醫藥行業的增長
據 Evaluate 預測,明年,預計有 8 個藥物將增加 10 億美元的新增銷售額,或者比這個數字更多,而其中 4 個都是抗癌藥物,畢竟,具有高定價能力是腫瘤藥物的顯著特點,盡管其中只有一部分代表了真正的突破。
02
全行業趨勢
5. 藥價改革導致藥企成本壓力、擴大外包合作
隨著全球醫藥行業對藥品價格和可及性的公共監管力度的提高,降低藥價繼續是今年的重點,這有可能會打破長期以來藥企的定價模式。
隨著今年美國大選的臨近,美國國會將可能推動價格改革,這將影響新藥和特殊療法的開發,并可能加速仿制藥和生物類似藥的上市。
為了保持盈利能力,制藥企業預計會繼續擴大外包合作,以降低成本。銷售和研發可能是一些藥企內部保留的唯一職能,其他關鍵業務則都采用外包的形式,因此,我們也希望看到在包裝、運輸和合同生產供應商之間建立更多的聯盟,以利用一流的能力支持日益注重成本的跨國藥企。
6. 并購活動將繼續增長
在過去幾年內,并購交易量一直在穩步增長,現有的基本面顯示,保持目前 10% 的增速是沒有問題的。
據 Informa 預測,預計在 2020 年,行業內能夠完成 260 項并購交易,基本是在這一年內,平均每個工作日都有一件交易完成,但是交易總價值還不好確定。
隨著一些研發管線中的藥物到達關鍵的里程碑,預計多家處于研發階段的公司將可能轉型為商業運營階段,這種類型的公司對于跨國藥企來說有很大的價值,一旦創新藥物獲得批準,將可能入一個大的尚未開發的市場,所以這種類型的公司會被并購,2019 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
7. 生物制藥資本市場將面臨波動
據 Evaluate 預測,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圍繞藥品定價的言論只會越來越多,這使得這個公眾本來就有偏見的領域再度成為關注的焦點。
雖然黨派僵局意味著美國立法者不會很快就任何新措施達成一致,但很明顯,醫藥費用仍將是 2020 年一個活生生的問題,這都可能轉化為股市的動蕩,預計今年 IPO 窗口不會完全關閉,但個人投資者可能不會像 2019 年那樣容易接受,風險投資者也將對融資采取更加謹慎的態度,特別是如果看起來自己的基金退出周期比較長的時候。
03
全球變化
8. 先進療法研發方面,北亞會比美國更快取得進展
有業內高管認為,當一個公司在美國和歐盟這樣的成熟市場試驗新的療法時,他們會進行臨床試驗,招募患者,然后查看結果。
但在北亞一些國家,如韓國和中國,當公司對患者使用像 CAR-T 細胞療法這樣的先進療法時,當地監管機構會認為這更像是一種醫療流程,由于審批法規的不同,公司可以更快的看到是否有效,然后比成熟市場國家更快的修改治療方案,這將有助于推動亞洲在細胞和基因治療方面取得更多進展。
9. 新地區的藥企將成為低成本仿制藥的領導者
到 2020 年及以后,制藥公司將加速整合,新興市場將快速增長,尤其在腫瘤和生物制品領域,由于仿制藥公司很難重塑自身,他們在成熟市場幾乎沒有增長機會,通過合并可能會獲得更好的業內位置。
由于監管阻力和開發成本依然很復雜,而且大多數公司能力不及,美國對生物類似藥的批準將減少。
有高管認為,歐洲、中東和北非(MENA),以及整個非洲大陸的新興區域的制藥公司將購買低利潤的非專利資產,比如南非這個區域正進行著大量投資,而且,中東和北非地區的大多數藥品價格都高于大多數歐盟成員國。
這可能是非洲的黃金十年,聰明的資金將在那里部署,中國在非洲已經領先了十年,主要是在能源領域,醫療保健也許會是中國藥企下一個關注的領域。
而品牌藥公司將繼續剝離利潤較低的資產,而專注投資于腫瘤和生物制藥,這樣,小分子藥物領域將成為初創公司和小型制藥公司的戰場,有的藥企會瞄準調整用途的老藥等。
10. 全球運營商業策略需要改變
隨著市場繼續全球化,全球客戶需求不斷提高,一些藥企高管表示,將在2020年更加注重制定全球運營策略,藥企必須采取整體運營策略,才能滿足制藥行業嚴格的質量要求,同時為患者提供持續的服務,它必須從全面了解客戶的需求開始,并確保有一個積極的團隊去滿足這個需求。
04
總結
在這種情況下,藥企必須制定一項綜合的策略,在制造、采購、供應鏈、流程優化和先進的制造工程上這些運營支柱上進行協作,這樣才能在安全、質量、服務和成本效率方面獲得有影響的結果。